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扎根乡土30年,从普通农民到大学客座教授

    信息发布者:longteng
    2019-03-20 09:57:34    来源:大众日报   转载

    放弃“铁饭碗”深耕农村30年

    现年53岁的王伦世,1985年高中毕业后在镇中学担任民办教师。从那时起,他就喜欢学习各种农业知识,收集专业实用的蔬菜种植方法和植保技术。1989年,他下决心放弃教师工作,报名参加了中央农广校的农技推广中专班,开始系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。

    “当时亲戚朋友都不理解,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,偏要一门心思回家种地。”王伦世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。30年来,他先后参加了全国、省、市培训班200多次,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培训证书和结业证书就有20余个,为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。

    1997年,南村镇推广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,王伦世第一个报了名。“选定大棚之后,第一年我种了茭瓜,还毛遂自荐当起了技术员。起初村民们都不信任我,他们不相信从来没种过地的‘书呆子’还能做好技术员,但后来见我种的茭瓜大获丰收,一季就收入1.2万元时,就开始向我请教一些蔬菜种植方面的技术。”王伦世回忆说,到2000年,崖头村建起了占地200亩的南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园,现已发展到占地3500亩,冬暖大棚900多个、早春大棚500多个的大棚专业村,并辐射带动了周边100多个村庄,发展起了蔬菜大棚,温室蔬菜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。

    作为科技带头人,掌握专业技能的王伦世成了大家的“免费医生”,谁家有问题都来找他。“这次为临沂市博远进出口公司的20多名员工讲课培训,大家学习热情很高。”王伦世说,此次培训历时5天,虽然路途较远,但对于他来说,只要哪里需要他的技术服务,他就会到哪里去。

    走南闯北传授农技

    从1997年开始,王伦世先后与上级多个农技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,主要承担在基地中进行科研项目的试验、示范、新技术推广等工作,还参与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的“国家863”项目的“多霸”系列田间试验。此外,他还负责每年为平度的农业部门试验农药、肥料50多次,以及黄板杀虫、声频施肥和黄瓜、南瓜、西红柿等新品种筛选等。

    30年来,王伦世共推广新技术60多项。2012年,平度市组织部专门为其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、“王伦世农技服务工作室”,服务对象拓展到全青岛市的菜农。几年来,王伦世作实农业技术培训,年均为农民上课40多天,实地指导200天以上;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,引进、实验示范、推广种植业新技术120项、新品种58种;预报、预防蔬菜病虫害10万余亩;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;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6万余人次。围绕发展主导产业,推广订单农业,签订定单1.2万余份,农技服务已遍及全国。

    2009年,王伦世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大专班,还没毕业就被聘为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。提及这件事,王伦世不禁腼腆起来:“主要是我种地有经验,老师每次上课提问,我基本都会,而且回答得好。后来,教授们还特地到俺的蔬菜大棚来参观,看我管理得不错,就决定聘我当客座教授了。”王伦世说,“我这个‘土教授’,不给大学生们上课,专门给咱们的农民讲课,给学员讲,很亲切。”

    不变的乡土情怀

    除了从事农机推广年头久、经验多,王伦世的推广方式也一直走在前面。早在2003年,王伦世就建立起农技服务站,并开通了服务热线和农技服务网站。截至目前,他的热线电话已接10万余个,为群众解决了上万个技术问题,得到了百姓好评。

    如今,新媒体时代,QQ群、微信圈、公众号等现代传播手段王伦世用得也得心应手。“我微信上最多的就是农民朋友。他们发微信咨询,特别方便。”王伦世说,他喜欢用像素高的智能手机,拍蔬菜能看清楚病害,上网快,现代化的信息咨询,当然要靠高科技。

    在王伦世农技服务工作室网站上,种植技术动态、蔬菜栽培与植保等信息十分接地气。入秋防治大葱“烂脖子”、西红柿黄头有什么原因、大白菜嫩叶黄边怎么回事…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农业技术、植保知识和盘端给了农民。

    虽然已经拥有山东省科普专家、“金草帽”全国基层农技专家、全国农化服务风范人物等多项荣誉,王伦世却一直觉得自己顶多是个“土专家”,年过半百的他还是在不断学习。

    当被问及准备什么时候退休时,王伦世说,自己一生的目标就是扎根农村、服务农民,把先进的技术教给更多的人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